母乳检测,真的能判断妈妈乳汁质量吗?

母乳检测,真的能判断妈妈乳汁质量吗?

母乳检测分析仪的技术非常成熟,对于送检样本来说,母乳检测的数据是准确的。但是,用样本的结果,直接推导妈妈的母乳质量或宝宝的营养状况,是绝对不准确的。

▶样本无法代表母乳的整体情况


母乳有非常复杂的动态变化,前奶后奶、喂奶间隔、乳房充盈程度、宝宝的年龄、一天中的时间、妈妈的饮食、妈妈的年龄等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母乳成分。


比如,一个妈妈留取的母乳样本,如果更多的是挤奶前期的母乳,也就是前奶,这部分母乳的脂肪含量会比哺乳快结束时的低4~5倍,蛋白质低1.5倍。

前后奶肉眼可见的不同是哺乳开始和即将结束时脂肪、蛋白质含量差异巨大的直观验证。

再比如,母乳检测中的能量这一项,同一位妈妈24小时内乳汁的能量密度差异,最高能达到29%,而初生宝宝和4月龄的宝宝所吃到的母乳,二者的能量差也有将近40%。

初生时的母乳与大月龄宝宝吃到的成熟乳差异明显。

所以,母乳检测的结果只能说明样本的信息,几毫升、十几毫升的母乳连完整一餐的母乳全貌都无法代表,更无法推导出母乳的整体营养状况。

▶目前尚无明确的母乳营养标准


无论国际还是国内,目前都没有推荐的母乳营养标准。

有些检测的标准值是参考配方奶的数值。配方奶虽然一直在模仿母乳,但因为吸收率低、营养成分少等原因,实际的配方奶配比并不等于母乳成分配比。

这种模式就像以东施为标准来判断西施美不美,到底是西施不美还是标准需要调整呢?

还有一种方法,是以乳母人群的乳汁营养素水平作为参考值,这个数据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,但用于临床诊断和营养指导也是不严谨的。